「迎向低碳轉型 國際品牌綠色採購策略及經驗分享」企業交流會 國際大廠暢談永續採購及綠色轉型作法

您在這裡

首頁
版型:: 
年度:: 
活動介紹-第一段: 

  淨零排放已成為引領全球產業發展的重大議題,各國政府與企業紛紛推出政策規範與供應鏈管理措施。為協助國內廠商切入國際品牌的綠色採購商機,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於5月26日辦理「迎向低碳轉型 國際品牌綠色採購策略及經驗分享」企業交流會,邀請國際大廠暢談其綠色轉型策略與針對供應鏈之採購要求。

  此次企業交流會由國際貿易局參事蕭俊致詞並揭開序幕,他表示,企業投入淨零減碳,範疇三的碳排放日益受到重視,台灣廠商身為國際供應鏈的重要一員,如何配合品牌大廠投入減碳,就成為競爭力的關鍵,因此貿易局特別邀請戴爾科技、萊雅集團、三菱電機,分享永續減碳及綠色採購的理念與作法;此次活動是貿易局協助國內廠商因應國際市場變化的眾多努力之一,另外還有各種資源與服務,在綠色貿易網的減碳專區都能查詢,歡迎企業多加利用,共同達成台灣產業減碳的目標。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能源策略長林志勳以「供應鏈減碳,邁向綠色轉型採購新商機」為題,深入剖析全球綠色採購趨勢、商機與案例。他指出,全球各界推動減碳的廣度及深度持續提高,目前可看到四大趨勢,一是永續採購、二是針對供應商提出減碳規則、三是建立供應鏈合作計畫,以大帶小投入減碳、四是加入產業聯盟的綠色倡議。「綠色採購商機,在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無所不在,台灣企業一方面必須掌握國際最新趨勢,另一方面必須了解企業面臨的碳風險,例如歐盟CBAM的開徵是否將受到衝擊。」

  林志勳也建議企業,可以善用政府資源,例如各類碳估算工具,先釐清自身碳排,再循序漸進選擇適當的永續策略,包括能源轉型、改善能效、供應鏈管理等;另一重點是導入內部碳定價,將原本屬於外部成本的碳排放加以內部化,藉此詳實估算企業碳成本,並遵循污染者付費原則,加速企業的減碳轉型。

  戴爾科技集團全球產品永續策略總監戴令徽以「推動循環經濟,建立永續價值鏈」為題,分享戴爾的綠色供應鏈做法,例如從1997年即開始建置全球回收體系,為日後的循環經濟打下良好基礎;戴爾也透過創新設計、製造改良、採用永續材料、提升產品壽命、加速循環經濟等作法,來達成2050年淨零的目標。

  戴爾更推動排放供應商參與計畫,協助減碳程度不同的供應商夥伴,一步步建立標準程序與作法,或共同投資研發。戴爾採用許多永續材料包括回收碳纖維、回收海漂塑料、低碳鋁材、回收鋼材等,其中的創舉之一,是利用造紙剩餘的松油,提煉為生質塑膠,導入筆電及伺服器。除了材料的回收利用,戴爾也研發更易拆解、減少零部件(例如螺絲)的創新設計,從產品全生命周期來思考減碳及循環;並邀請夥伴廠商一同投入,藉由供應鏈的減碳管理來達成永續。

  台灣萊雅永續長陳家祥以「萊雅迎向未來 低碳轉型永續經驗分享」為題,說明萊雅的2030永續發展承諾,透過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i)來進行全方位碳管理。萊雅的台灣總部為國內率先100%使用綠電的商辦,並重視責任消費與生產,促進資源循環的再利用。例如萊雅研發出更易沖洗的固態洗髮精,並且為沙龍夥伴打造減少水資源耗用的省水龍頭。

  萊雅是全球唯一連續七年在CDP碳揭露平台拿下三個AAA評比,對永續供應鏈管理極為重視,積極採用FSC紙材、永續印刷、禁用短效電子元件以免形成浪費及污染等。台灣萊雅更推動「愛再生」計畫,與供應鏈夥伴如美髮業者及通路合作回收空瓶循環再製;另開發紙製壓頭扣環的創新環保設計,取代乳液外瓶上的塑膠縮膜。「萊雅的使命是『創造美力 感動世界」』,我們要持續做得更多更快,才能因應至為急迫的環境議題。」

  三菱電機主席技監安井公治以「從智慧能源和新工業革命談企業永續實踐與展望」為題,說明各行各業的減碳革命。例如疫情封城期間,導致許多工廠無法運作;但仍有製造業正常營運,就是因為具備數位化能力,如今更進一步以數位轉型為基礎,來推動「去碳化」。三菱列舉減碳革命的未來發展方向,包括智慧製造的全新樣貌、供應鏈的數位雙生、量子運算、6G行動通訊等,都能促進減碳革命的加速進行。

  三菱表示,在這波淨零潮流下,台灣企業有許多優勢,亦即國內擁有許多很好的技術能量,能夠導入下世代科技,與上下游夥伴共同努力,一起為解決淨零挑戰做出貢獻,實踐ESG,迎向美好未來。

活動圖片: 
發佈日期: 
星期一, May 29,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