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
為協助國內企業因應全球淨零法規及供應鏈要求,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於˙7月26日舉辦「2023迎向低碳轉型-國際品牌綠色採購策略及經驗分享」研討會,...
-
隨著全球淨零碳排的貿易趨勢逐漸浮現,歐盟近期推出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政策被視為一個重要的因應措施,該政策以課徵碳邊境稅的方式,...
-
淨零排放已成為引領全球產業發展的重大議題,各國政府與企業紛紛推出政策規範與供應鏈管理措施。為協助國內廠商切入國際品牌的綠色採購商機,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於5月26日辦理...
-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和外貿協會共同辦理的「減碳行動力 企業碳健檢」,3月23日在臺灣機械產業心臟的台中中部科學園區舉行,參與企業超過120家。現場安排8家專業顧問...
-
全球淨零浪潮對我國出口貿易形成挑戰與機會,為協助國內企業因應國際最新減碳規範與趨勢,...
頁面
-
菲律賓係東南亞成長最快速的國家之一,自2012年起,菲國經濟成長率連續7年皆高於6%,總人口超過1億人並持續穩定成長,其經濟成長表現及後續購買發展潛力相當亮眼。...
-
近年全球供應鏈移轉,北越成為國際電子製造廠強化供應鏈韌性之主要投資地區,帶動當地發展為具規模的電子產業聚落,進而衍生工業區及工廠污水處理系統建置需求。有鑑於此,...
-
受COVID-19疫情影響,實體展覽及拓銷活動紛紛停辦,經濟部推動綠色貿易專案辦公室(下稱綠辦)滾動式調整拓銷策略,藉數位視訊平臺,結合外貿協會全球63個辦事處,...
-
亞洲規模最大綜合性能源展「2020年日本智慧能源週」本(2)月26日於東京有明展覽館如期開展,集結8大再生能源領域1,520家參展商展出三天。...
-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委託外貿協會執行「推動綠色貿易專案」,因應綠建材在美國市場的蓬勃發展,特於今年1月21日至1月25日組團參加美國最大建材展IBS,在展中以「...
頁面
-
塑膠造成的生態浩劫,已經成為全球最關注的議題;台灣先盟研發出的甘蔗吸管,將在地農業廢棄物活化再利用,不但帶動循環經濟,更減少塑膠製品對環境和健康的危害,...
-
在台灣,國道有八成太陽能LED交通標誌指示牌使用的是這家公司的產品,它的太陽能LED交通標誌不僅符合環保綠能趨勢,且穩定耐用達到7年保固目標,讓道路安全更有保障。...
-
身為MIT(Made in Taiwan)塗料廠商,亞伯丁藉由綠色環保的產品區隔,以及色彩多樣且高度仿真的客製化品質,開創出「仿石漆」的利基市場,已獲得泰國知名連鎖百貨...
-
深耕東協各國多年的LED大廠億光,近年在經濟部綠色貿易計畫、外貿協會與工研院的協助下,以全新策略開拓商機。擺脫低價的大賣場、水電行通路等,...
-
擅長太陽能系統整合的展威國際,在經濟部綠色貿易計畫與工研院的協助下,從無到有,打入東協市場。從柬埔寨偏鄉到首都金邊,從NGO非營利組織到餐飲零售業,發揮小而美、技術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