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4 綠色貿易專題國際研討會系列一: 國際標準組織 (ISO) 制定標準化的過程

您在這裡

首頁
版型:: 
活動介紹-第一段: 

第一場專題演講由韓國能源經濟研究院(KEEI)新及再生能源組資深研究員Kyung-Jin Boo博士講解國際標準組織(ISO)制定標準化的過程,並且提及ISO已於2008年將能源項目選定為策略性專案,再生能源標準化可加速產業發展,降低量產成本與風險,而再生能源標準化之重要項目包含了效能與安全、維修與零件通用性,經標準化後才能達成再生能源普及化與裝置的意願、促成更進一步的技術突破以及活化產業發展。

 

第二場國立成功大學航太系由王啟聖教授針對氫能戰略特性進行解說。乾淨的能源在經濟的成長、日常生活與日俱增的能源需求、和全球性的永續發展中是不可或缺的,而氫能源及具備符合上述需求之特性,因此,邁向氫能經濟,可以用來提昇國家效益,而且可以因應國際綠色貿易潮流所帶來的各種障礙與衝擊。

 

 

 

活動圖片: 
輪播圖片: 
發佈日期: 
星期五, 六月 24, 2011
活動介紹-第二段: 

綜合論壇之討論重點如下:

A. 韓國2040年對於氫能經濟的相關規劃:GDP佔比:5%、車輛佔比:54%、電力供應佔比:22%、家用熱電共生佔比:23%、初級能源佔比:15%、再生能源佔比:60%、減量效果:20%

 

B. 從2020至2040年的政策重點將從「側重研發、掌握核心技術」逐步演進為「政府直接主導援助」及「提供政策架構、自由競爭」;氫氣來源亦將從「閒置電 力製氫、瓦斯產業聯產品」轉變成「以IGCC、核能、再生能源產氫」,儲氫方式則由「高壓/超高壓鋼瓶」轉變成「奈米、材料科技儲氫」

 

C. 各分項應用市場發展重點:

* 交通運輸工具:早期試運轉掌握核心技術

* 家用熱電共生:以3kW為主規格,加強可靠、穩定及成本效率

* 移動裝置:朝極小化供電模組發展

* 電廠設備:朝大規模供電技術發展,如:SOFC

 

D. 台灣目前由三個政府單位推動三種不同的燃料電池技術:能源局——PEMFC,核研所——PAFC,技術處——DMFC;其中能源局負責的PEMFC系統又以移動裝置、定置型設備、交通工具(燃料電池機車)三項應用方式為主

 

E. 台灣目前朝向氫能經濟轉型的幾個關鍵點:

* 躉購費率並未包括燃料電池、奠立市場早期規模並朝外銷發展的工作無法立竿見影、氫氣來源及儲存問題不易克服、欠缺燃料電池核心技術(如:MEA)的掌握能力

 

F. 兩個必須釐清的關鍵問題: * 全球燃料電池市場是否已經成熟到可以透過市場機制運作?

* 如果還沒的話,政府在此一領域的投資,究竟該增加或是該減少?

 

G. 所謂氫能經濟的轉型,不必要將焦點完全集中在新能源領域(如燃料電池應用)這種狹義的定義;只要善加利用氫氣,現階段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就已經有相當多的應用方式

 

H. 韓國所設定燃料電池車輛發展的藍圖依序為混合動力電動車、可與電網連結的電動車、燃料電池車

 

I. 擬定明確的氫能經濟發展目標可以透過國際組織例如IPHE,或是密切注意美國DOE的相關規劃設定目標。由於台灣專長在中小企業,可以考慮結合韓國提供系統化資訊的方式加以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