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3 綠色貿易產業學程 課程紀實

您在這裡

首頁
版型:: 
活動介紹-第一段: 

推動綠色貿易專案辦公室研擬之綠色貿易之人才培訓,希望全方位的涵納台灣今日所需面臨之綠色貿易議題,力求受訓學員能通盤了解今日綠色貿易概況與未來發展趨勢,故成立綠色貿易學院係整合目前國內現有產官學研綠色貿易的專業與資源,以有效率的傳遞綠色貿易相知識與經驗,培養台灣各界綠色貿易人才。 綠色貿易產業學程主要招收的對象為產業界的各界人士,提供廠商了解貿易對手國的政策法規以及經貿現況、國際大廠的採購方式及行銷方法,以助他們據以擬定商業策略,協助我國綠色產業在國際貿易上競爭。本學程於5月27日及6月3日已舉辦4場,每埸次平均有85人參加, 4場次學員共340人次。 5月27日的課程首先由美國供應鏈理專協會台灣圓桌會李柏峰會長主講綠色物流與供應鏈,課程中提到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挑戰,氣候變遷對各國造成的衝擊及重大經濟損失是無以復加的,因此紛紛採取調適作法,控制整個供應鏈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碳排放量,其中物流與供應鏈的大廠商Wal- Mart的永續價值網絡,要求其供應商必需減少包裝、產品設計環保創新、減碳,更是未來的趨勢。許多國內電子大廠也加入節能減碳的行列,航空業及海空運輸業也採取各種節能減碳方式以降低氣體排放量。 惠普公司的亞洲區國際採購處蕭國坤總經理的國際綠色採購的機會與挑戰讓大家明瞭國際大廠整個設計生產和採購流程中對產品生命周期的環保考量及改善後勤運輸方法,因而使得中下游供應商也同時節能減碳重視環保,成為業界的榜樣。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柳中明教授主講的題目為全球氣候變遷議題討論之發展歷程,其中介紹IPCC跨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UNFCCC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京都議定書、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以及聯合國坎昆氣候會議整個全球氣候變遷議題之發展歷程。而坎昆協議中提出的綠色氣候基金分配各一半資金給做到減量與調適的國家,並介紹京都議定書機制的共同減量、排放交易和清潔發展機制(CDM)。

活動圖片: 
輪播圖片: 
檔案下載: 
發佈日期: 
星期四, 六月 23, 2011
活動介紹-第二段: 

有新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陳文輝總經理的歐盟環保指令讓學員在80分鐘內對歐盟重要的三個環保指令:WEEE指令、RoHS指令、ErP指令有了清楚明白 的了解,更讓我們體認到廠商從產品原物料選擇、設計、生產到回收處理全都需要考慮環保及生態。 6月3日課程中,中華經濟研究院溫麗琪研究員的貿易與環境,對世界各國的綠色新政進行了廣泛的介紹,更提出全球綠色政可以解決氣候變遷、氣候異常及經濟成 長趨緩和高失業率的問題,且可創造減緩氣候變遷並發展綠色經濟與就業的雙重紅利。同時對WTO貿易與環境的議題、我國環境商品自由化經驗以及各國碳貿易限 制作法令進行了多面向的分析。 台灣環境會計管理協會沈華榮秘書長的綠色會計從基本的環境會計概念開始介紹,其次是有關環境會計國內外發展軌跡、全球發展重點、國內發展現況,更重要的是 產業建置環境會計的價值和環境會計建置的內容,使大家對環境會計近期納入物質流成本分析以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惠普(hp)環保事務處亞洲區能源與政府綠色採購經理暨台灣區江惠櫻資深經理講的是惠普的綠色行銷,課程中提到今天全球各大企業花費在能源的經費每年達百 萬美元以上,企業界也將環保的各項因素考慮到企業的經營中,而惠普做為全球領導品牌的電子大廠及產業最大供應鏈,也從很早就開始負起環保責任,並要求其供 應商同時執行各項環保責任並幫助其顧客更環保。 中原大學工業與系統工程學系郭財吉副教授講解的是國際採購之環保要求與綠色設計之趨勢,首先郭教授先從歐盟環保指令對產品設計的影響,減碳對企業組織及對 產品的衝擊談起,最後以國際採購及綠色設計之環保趨勢以生命週期為思考,以材料的低毒性、能源效率和再使用/回收為原則,並且注重環境資訊的揭露為結論, 使大家對未來綠色設計的方向有一清楚的概念。 學員們在兩天的課程研習中獲益良多,課程當中學員有提出深入的問題,與講者有良好的互動,課程結束後當場有筆試測驗,學員的成績普遍都不錯,表示學習效果 十分良好。而課後問卷調查顯示,學員們最感興趣的三堂課為中原大學工業與系統工程學系郭財吉副教授講解的是國際採購之環保要求與綠色設計之趨勢、中華經濟 研究院溫麗琪研究員的貿易與環境,以及惠普公司的亞洲區國際採購處蕭國坤總經理的國際綠色採購的機會與挑戰。學員們普遍任為受益良多,並期望未來能參加更 多進階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