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亞太地區有許多國家地處赤道附近,陽光資源相對豐富,發展太陽能光電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且為加強改善亞太部分電力不足地區之用電需求,亞太國家確實迫切需要發展太陽能光電產業。因此大會主辦特邀請全球具有影響力的金融機構作為本次峰會合作夥伴,增加各國政府、金融機構及光電產業界探討融資、投資的合作與交流機會。 本次博覽會(APVIA 2012 PV ASIA PACIFIC EXPO)由亞洲光電產業協會(APVIA)主辦,於2012年10月23日至25日於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隆重舉行,期間並同步盛大舉行亞太光電學術會議之「光電科學家大會」,此會議由Joachim LUTHER教授、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Martin GREEN教授擔任大會榮譽主席,新加坡太陽能研究所Armin Aberle教授擔任執行主席。該會議主軸包含:光電電池、光電組件、光電系統之創新,以及降低成本之方法;提高光電組件、光電系統的可靠性創新;亞洲大城市光電建築一體化;及亞太地區的離網光電系統/零部件研發等議題。
張宏展副校長任教於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機系,研究領域為重電力系統暫態分析、能源技術管理策略、局部放電技術、饋線自動化等,對於太陽能光電產業發展有長足的認識。該博覽會的目地在於透過全球光電金融峰會和對話,增加各國政府、金融機構及光電產業界探討融資、投資的合作與交流機會,因此,張副校長為參與此會之適當人選,張副校長與會聆聽「國際能源系統向可持續發展轉型-機遇與挑戰」、「減低光電發電成本」以及「亞太地區大規模的光電項目」3場專題演講,並參加8場次論文發表會。









張副校長與會心得與建議:
*我國在太陽光電產業補助政策相較於歐美、日本等國顯得較不具吸引力,僅以收購電價方式來補貼;另外,國內電價相對較便宜,不像歐、美電價很貴國家,由於近來太陽電池價格滑落,已經達到裝機的經濟性。上述原因都造成國內太陽能應用意願低落,阻礙太陽能普及。建議可鼓勵民間企業投資公共設施相關屋頂的太陽光電系統,地方政府和其他政府機構可以將大面積屋頂以BOT案或PV-ESCO方式來吸引民間企業相關的參與和投資,並輔以合理化反映電價成本,可加速再生能源市電平價(Grid Parity)時程,帶動太陽光電產業發展。此外,綠色電價在先進國家已行之多年,為促進綠能開發的利器之一,台電應可會同綠色消費團體研擬綠色電價之推動,其初期綠色電價規劃價格依國際經驗,也許較現行台電電價多出10~30%為宜,且對再生能源基金調節處理,宜審慎規劃,且能合理外加於電價,以利再生能源長期推動能順利達成,及早使我國之再生能源的發展從FIT(feed-in tariff)制度過渡到綠色電價之市場機制。
*行政院核定之「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中,預定2015年完成420MW,2020年達到1,020MW 的太陽光電發電系統設置,2030年達設置容量目標3,100MW;另為提振太陽光電產業整體信心,2012年太陽光電規劃設置目標將由原75MW提高至100MW,以建立國內設置實績,並帶動整體太陽光電產業發展。惟屋頂式太陽能系統多半於100kWp以內,故以目前價格來看,回收期仍長(10~15年),建議可配合政策性補助,或加速推動合理化電價,以利於提高裝置率。此外,值此全球景氣不佳時,亦可適時提高年度再生能源推展目標,如此除加速再生能源之推動,亦可協助國內相關產業之發展。
*台灣太陽光電系統規劃設計需符合之法規眾多,例如:土地利用法規、建管法規、消防法等,且500kW以上設備還必須進行環評,因而造成裝機麻煩,意願較為低落。建議應簡化太陽光電系統規劃設計之法規,以提昇推動成效。
*基於政策規劃之推動,未來將有大量的太陽光電裝置產生電力並饋入電網使用,台電公司應提早規劃此效應下之相關輸配電網路因應措施,同時盡量簡化太陽能發電併入電網的評估時間與程序,以促進廠商和民眾投資意願。
*由於太陽能板置於室外,受環境影響而造成故障的機率也較大。大型太陽光電系統在大功率輸出的狀況下,部份故障發生難以被發現,造成管理上的不便。因此若能整合管理系統,包含各轉換器的工作狀態偵測、電能參數的量測與記錄、故障的判斷,經濟效益之分析,甚至結合雲端技術,將可使太陽能發電系統具備更穩定及更益於維護之發電狀態,降低回收期。
*東南亞地處熱帶,日照充足,具備發展太陽光電系統的條件,由於太陽能發電的價格較低、普及性較高,對於仍有許多偏遠村莊沒有併網發電的東南亞國家來說,提供了更經濟的選擇,然此新興市場雖已開始萌芽,目前卻侷限於政策尚未完全到位,因此仍待補貼與資金刺激市場。但對台商而言,在地的華僑網絡及關係對台灣比較友善也有較高意願與台灣業者生意往來,但是低價化可能是決定雙方貿易之重要關鍵。